展覽概述

在我們的青蔥歲月裡,課堂外的時光總會有不少難忘的成長經歷,為我們留下段段說不完的故事,既遙遠又珍貴。當我們回憶起其中的點點滴滴,感覺仍是那麼的親切、甜蜜,仿如昨日。哪些片段會令你難忘:是那場精彩刺激的籃球比賽?那次師生同樂的郊遊?還是那份簡單純樸的同窗情誼?

說起課餘生活,隨著社會環境不斷變遷,不同年代的課外活動,無論種類、形式,亦各有特色、各異其趣,為每一代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更可作為時代與歷史的見證。昔日學校旅行和畢業營的清幽地點,如今不少已變成繁華鬧市,高樓林立;而那些年流行的經典童玩,例如:跳橡筋繩、拍公仔紙、彈波子、踢西瓜波等,亦已成明日黃花。

課外活動是學校課程的重要元素,在學校教育與學生成長上,一直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從課程角度而言,我們也許要考慮課外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延伸課程學習的經歷?還是因應學生興趣,提供閒暇或學習活動?香港課外活動在過去一個世紀,從萌芽階段,走進茁壯成長之路;從泛指學生課餘時間的閒暇活動,蛻變為配合全方位學習,讓學生體驗課堂內外的多元化學習經歷,打破正規與非正規課程分野。隨著時代演進及教育變革,課外活動肩承了新的理念和使命,繼續為莘莘學子提供培養興趣、啟發潛能、個性發展及自我成長的空間。

香港教育博物館與香港課外活動主任協會聯合籌辦「課堂外的學生歲月」展覽,以課外活動為主題,嘗試呈現課外活動於香港逾百年教育脈絡上的發展與演進,希望藉此喚起跨越世代的回憶與共鳴。不同年代的課餘經歷,正好扣連每個世代間相近的夢想與情懷,讓彼此分享及回味各自的童年歲月,以促進跨世代的了解、達至長幼共融,並為未來課外活動在教育的定位和發展作出反思。

歲月留痕:香港課外活動沿革

  • 自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開始,西方文化對香港教育發展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當時備受英國教育重視的體育活動,如:板球、欖球等,相繼給引進香港,成為常見的課外活動。由於昔日華人社會較重視學業,華人學生初期較少參與這些體育活動;不過,隨著時代變遷,他們其後亦積極參加各類活動,以至校際運動比賽;表現突出的學生更獲邀參加全國或國際性賽事,如:遠東運動會等。

    二十世紀初,一些藝術、文學及服務性質的活動逐漸在校園出現,如:戲劇、演說、學生辦報、制服團體等。其時,中國遇上巨大變化,尤其五四運動與抗日救國思潮。這種社會氛圍對華人學生的課外活動帶來一定影響,例如籌辦音樂會演唱抗日歌曲。

    1935年,《賓尼報告書》檢視香港教育的情況及問題後,建議香港學校應加強學生對音樂、體育、圖畫和工藝科目的學習,讓學生得以全面發展。報告書的建議雖然因戰火而未能完全實現,卻間接促進課外活動的發展,如:香港學校音樂協會(現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於1940年成立,以舉辦音樂會增加學生接觸及欣賞音樂的機會。

  • 二次大戰後,香港社會出現嬰兒潮,更有大批難民因內戰及其他政治因素而移居此地,令人口持續急速增長;教育資源及設施更因而未能應付人數驟升的適齡學童,學校亦未能提供大量課外活動。此外,不少父母為口奔馳,無暇照顧子女,加上社會上出現大量貧苦孤兒,衍生失學兒童、街童及童犯等問題;部分學生在課餘要幫補家計,甚或提早輟學投身社會工作。為此,社會福利署及社會服務機構,如:香港基督教青年會、香港遊樂場協會及香港小童群益會等,提供各類活動。

    此外,1951年的《菲沙報告書》鼓勵校外活動,並增強相關的教師培訓以作配合。當時的教育司署亦逐漸重視體育及藝術活動的發展,並鼓勵學校參與學界比賽。

    香港於六十年代經歷了兩次大型社會事件後,政府開始正視青少年問題。《一九六六年九龍騷動調查委員會報告書》建議,增加康樂活動的設施及種類,發展更多青少年活動,讓他們有機會參與社會事務,並建立對社會的歸屬感。自此,政府及社團積極籌辦各類青少年活動;不過,初期仍以文娛康體活動為主。

  • 七十年代開始,政府推行之康樂文化政策,進一步促進文娛康樂及體育活動蓬勃發展。康樂及體育事務組、音樂事務統籌處(現音樂事務處)先後於1974年及1977年成立。與此同時,政府實施多項教育政策,逐步促使小學及初中教育普及化。然而,強迫教育亦導致部分對學習興趣不大之學生出現偏差行為,或對學校缺乏歸屬感;課外活動正好發揮輔導學生身心成長之重要功能,為不同學習能力之學生提供其他發展機會。

    鑑於課外活動之功能日益重要,教育署積極鼓勵及支援學校課外活動發展,如:於每所政府及資助中小學增設課外活動主任,或安排教師負責統籌校內課外活動工作;其後更成立學校活動組,為學校提供協助及指導,並籌劃大型活動。此外,課外活動選修科亦相繼於不同大學開設。除政府支援外,一批教育界熱心人士亦積極參與推動課外活動。1984年,香港課外活動統籌主任協會(現稱「香港課外活動主任協會」)成立,致力改善中、小學課外活動質素及提升相應之師資水平。

  • 隨著教育普及化,教育質量之提升亦日益重要。九十年代開始,教育署制定相關指引及指標,量度學校課外活動成效,以強化校內課外活動之管理。

    邁向二十一世紀,教育以著重塑造終身學習能力及促進全人發展為目標,鼓勵結合課堂內外多元學習經歷,深化學生之知識與應用,擴闊其視野。課外活動一向強調經驗學習與全人發展,因而備受重視。2019/20學年起,教育局每年撥款港幣約九億元,作為「全方位學習津貼」,增加學生參與「走出課室」之學習體驗。

    展望未來,相信課外活動會繼續為莘莘學子提供培養興趣、啟發潛能、建立有利於個性發展及自我成長之空間。

參觀

HKME

地址:

香港新界大埔露屏路10號香港教育大學D1座平台

香港教育博物館

(按此查看交通資料)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公眾假期:休館

費用:

免費

鳴謝

是次展覽得以順利舉行,承蒙下列機構及人士的鼎力支持,謹此衷心致謝。

團體/學校 (名稱按中文筆劃排序)

民生書院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

庇理羅士舊生基金會

長洲官立中學

英皇書院

英華女學校

英華書院

東華三院文物館

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南華早報出版有限公司

南華體育會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

香港小童群益會

香港女童軍總會

香港太古可口可樂

香港中國婦女會馮堯敬紀念中學

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

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

香港真光中學

香港真光中學小學部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

香港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

香港培正中學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香港童軍歷史檔案室

香港電台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

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

皇仁書院

皇者仁風校史館

培英中學

基督教崇真中學

野外動向

國民學校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聖士提反書院

聖保羅男女中學

聖保羅書院

聖類斯中學

聖類斯同學會有限公司

鳳溪第一中學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

聯校地理學會

聯校科學展覽籌備委員會

Canon George Zimmern (施玉麒牧師) (Facebook專頁)

個別人士 (名稱按中文筆劃排序)

王建明大律師

江福葉先生

阮文韜先生

李嘉文女士

李婉賢女士

吳金華先生

吳貴龍先生

余自立先生

洪強博士

陳嘉俊先生

孫燕華女士

梁經緯先生

梁輝成先生

梁操雅博士

張榮州先生

張寶雯女士

黃毅英教授

傅耀彤醫生

馮以浤先生

馮志弘博士

曾永康博士

湛國揚先生

鄭保瑞先生

劉智聰先生

盧光輝先生

韓文暄先生

鍾景輝博士

關錫堯先生

龔萬聲博士

展覽團隊

主辦:

香港教育大學

籌劃:

香港教育博物館

香港課外活動主任協會

顧問:

教育承傳計劃顧問委員會

李子建教授

鄭保瑛博士

策展團隊:

香港教育博物館

鄧穎瑜

張耀輝

關頌雯

黃詠筠

香港課外活動主任協會

曾永康博士

陳國柱

鄭金洪

陳潤華

林家俊

文達聰

設計及美術指導:

N7 communication.

錄像製作:

黃淑賢

王樂軒

袁瀚軒